中原油田科技部组织评定委员会对我们承担的“文中油田耐高温高盐微球深部调驱技术研究”项目(评定号2010308)进行了技术成果评定,意见如下:
一、主要研究工作
1、在开展油藏深部调驱机理研究基础上,研制了耐高温高盐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体系,满足文中油田深部调驱需要;
2、选用文10块岩芯进行了聚合物微球的油藏适应性试验,优化了聚合物微球体系;
3、在微球调驱现场试验中,通过优化设计、完善施工工艺和动态调整微球体系,形成了适合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体系。
二、主要技术创新点
1、研制成功耐高温高盐的微球调驱体系,具有较强的耐温(<105℃)、耐盐(<29×104mg/l)和抗剪切性能,能满足高温、高盐油藏的在线注入。
2、采用FD(充满度)作为油藏调剖充分程度的判断标准。对FD值<0.65的井,先期进行调剖封堵近井地带提高FD值,再进行深部调驱,调驱效果明显提高。
3、采用了“PI+FD深部调驱综合决策技术”。在调驱过程中根据PI、FD值变化动态决策,多阶段调整微球的注入参数(四个度),使微球逐级逐步深入到地层深部,改善油藏的层内及层间矛盾,提高注入水波及效率和提高采收率。
三、应用结论
该项目开展了微球深部调驱科研攻关,在文中油田应用微球调驱7个井组,与调驱前相比,平均注水压力上升6.7MPa,地层充满度提高0.16,测吸水剖面启动新层6n/10.5m,控制高渗层7n/14.2m,增加水驱动用储量21.35×104t。井组自然递减下降17.4个百分点,综合含水下降2.6个百分点,对应14口油井见效13口,累计增油3258.1t。该项目完善了文中油田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配套工艺手段,对类似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后期提高采收率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四、总体评价
评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能针对性的开展研究工作,解决生产难题,提供的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同意通过验收。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意见
目前只进行了7个井组的微球深部调驱试验,应用区块较少。建议进一步优化微球体系,扩大试验范围,以满足类似高含水油田开发后期深部调驱需要。